運河貫南北,文脈承古今。古德州的經濟、文化發展都與大運河息息相關。今年是大運河申遺成功六周年,這兩天,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《遠方的家》欄目組走進德州,拍攝德州大運河的故事。
10月27日下午,欄目攝制組來到位于德城區黃河涯鎮的窯上村,窯上村是運河邊的老村落。攝制組透過一塊塊數百年前的老城磚,尋找窯廠遺跡,探訪德州老窯廠的記憶。
德州市民俗專家王德勝作為嘉賓,參與了部分錄制采訪。王德勝說,大運河作為德州一個傳統的歷史文化符號,在當年給德州帶來了巨大的物質上的輝煌。伴隨著大運河申遺的成功,德州再一次進入了一個主流的輿論視線當中。我愿意把最經典的文化符號介紹給大家,讓全國、全世界的人都對大運河感興趣。
10月28日上午,攝制組來到德州市火車站,尋訪德州名吃扒雞的故事。通過采訪德州扒雞公司的老員工,來講述站臺上扒雞售賣的記憶。
節目主持人伊拉娜介紹,這個系列叫做大運河系列。從寧波起航,然后會沿著大運河一路拍到北京,沿途所經過的所有城市都會進行探訪??纯创筮\河的古跡,看看運河對周圍人們生活的影響,每集45分鐘。
《遠方的家》欄目,是一個人文旅游類的綜合性節目,已經開辦十年。據了解,攝制組計劃在德州拍攝5天的時間,節目于12月初在《在遠方的家》欄目播出。